2021年12月17日,闵行区电子书包共同体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莘光学校顺利举行。闵行区教育学院技术中心顾政平老师和共同体学校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读和写分别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关注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魏莺娟老师和李欣昱老师分别以八年级和九年级课本中的阅读文本为素材,探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将读写有机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把握写作框架,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首先,魏莺娟老师以牛津上海版8A Unit5 Encyclopaedias(百科全书)中的词条文本为素材,让学生回顾并归纳词条特有的排版,再以DISNEY, WALT词条为例,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人物类词条说明文,总结文本结构即写作框架,继而在此基础上,整合新的人物信息,由短语到句子再到段落,逐步完成一篇新的人物词条说明文写作。作为一节“以读促写”的写作课,课程的重难点在于如何进行“阅读、分析、归纳、仿写、成文”,为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教学中运用作品库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呈现写作过程,大家共同分享、整理、修改,在相互学习和促进中锻炼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接着,李欣昱老师以牛津上海版9AUnit 5 How to improve your memory(如何提高你的记忆力)为说明文文本素材,以过程性写作(process writing)为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时阅读的基础上进行How to类说明文的文本写作学习。通过复习文本题材、文章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帮助学生建立写作时的目标意识和读者意识,思维导图的讲解和逻辑连词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构思文章时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和思路。课堂重点关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以及学生思维的启发,因此写作评价标准由学生通过一步步阅读讨论生成,学生课堂作品的呈现使用智慧教育技术手段,学生以小组上传习作,并通过点赞评论对每组习作发表看法,教师的批改和评价也更直观化和可视化,学生因此更理解了评价标准,有助于自身写作的提升。
精彩的课堂教学后,在沈惠娴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多元的研讨活动。首先两位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初衷,魏老师强调“以读促写”过程中,阅读环节对学生把握写作框架的重要作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人物类词条写作这类应用文,更凸显读写结合的优势,在归纳总结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产出一篇完整的写作作品。李老师则强调过程性写作中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本自行讨论制定评价标准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基础。在两位老师的发言后,八年级备课组长薛璐瑶老师和九年级备课组长陆娟老师也分别对这两堂写作课进行点评,肯定了“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感受到师生共评,相互补充的学习模式,也鼓励大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课堂的教学体验。
最后,顾政平老师对两位初次参与项目的老师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以及课堂环节设计的合理,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课堂从阅读到写作,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有所成长和收获。顾老师也对两位老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期待,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推进的时代,如何更为合理的运用智慧辅助工具,在解决课堂重难点上发挥更好地辅助作用,值得大家继续探讨和实践。
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既有教师的展示课例让我们对“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也有许多老师在认真聆听后做出中肯评价以及真诚建议,这对每一位参与到此次活动中的教师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老师们的参与和分享,也相信在大家的协同努力下,会有更多优秀的思想和经验发生碰撞,将智慧教育理念不断发散和升华,融入英语课堂,在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帮助更多学生成长。